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蛟龙自此回归海洋,必定会掀起一番惊涛骇浪。果然,刘渊刚回到匈奴人聚集的左国城,就被刘宣等人拥立为大单于,建都离石。几个月后,刘渊又向前走了一步,登基称帝,国号为“汉”为什么建国为“汉”呢?这是因为刘渊一直认为自己是冒顿单于和汉室公主的后代,把自己看作是汉高祖刘邦之后,血液里还有着大汉的基因。所以在登位诏令中,他痛斥王莽、曹操父子,声讨司马昭、司马炎,因为这些都是大汉的仇人。

刘渊为什么建国号为汉呢?

让人有些跌掉眼镜的是,刘渊为了显示正统性,追尊了那位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搞不明白,“刘”姓皇帝中雄才大略不少,为何唯独选择“乐不思蜀”的刘禅,也不清楚浑浑噩噩一辈子的刘禅,如果地下有知,在自己死后几十年,竟然获得如此殊荣,是该哭还是该笑呢?刘渊没有等到梦想实现的那一天,便撒手人寰。临死之前,他下诏将皇位传给嫡长子刘和。刘渊一共有五个儿子和一个义子。

除了让刘和继承大统,他对其他几个儿子也做了安排。刘聪被封为大单于、大司马,齐王刘裕为可徒,王刘隆为尚书令,北海王刘又为抚军大将军,义子刘封为征讨大做完这些,刘渊安心地闭上双眼,他心里对自己这样的安排感到比较满意,让长子即位,其他皇子各有所得,表面上看做到了权力都上的平衡,好像不偏不倚。但这位开创“大汉”王朝的帝王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尸骨未寒几个儿子便相互挥起屠刀。

说来也怪,骨肉相残这种陋习似乎也能传染几年从西晋那边猝不及防地蔓延到匈奴王朝,始作俑者正是新皇帝刘和,史书上说他长得很阳光帅气,仪表堂堂而且和他老爸一样,对汉文化非常热衷,熟读各类诗书。不过他有个最大的缺陷,便是生性多疑,喜欢猜忌下属。所以,屁股在龙椅还没坐热,他就开始琢磨铲除自家兄弟,以消除后患。而此时几个皇子都在京城守孝,正是一个一网打尽的好机会。

一不做二不休,刘和找来了亲舅舅呼延攸等心腹进宫密议,然后调动禁军,分四路去诛杀自己的四个兄弟,老二刘裕,老三刘隆先后被杀,派去诛杀刘义的将领临阵叛变,带着刘和又跑到刘聪处。得知息的刘聪带兵攻城,刘和根本就不是刘聪的对手,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自己被刘聪砍下脑袋,满打满算,只做了仅仅七天皇帝刘聪成为了皇帝最热门的人选,出人意料的是他拒不接受众人拥戴,说死说活不愿意当皇帝,而是推举自己的弟弟刘聪继位。

刘聪这样谦虚,自然有他的考虑,他弑兄上位,合法性很成问题,而且此时实力还没有到完全能控制朝政的地步,所以只能以退为进。所以推举刘义,是因为刘义的生母单氏是刘渊最后一位“皇后”,因此刘和又属于嫡子,让他继承皇位顺理成章,别人说不出什么。刘聪的小算盘是,刘和在前面当皇帝,自己在后面掌控朝局,在他看来这样的选项相当不错刘虽然年少,当时只有十四岁左右,但对形势看得很清楚,这个节骨眼上,谁握有枪杆子谁就是老大,所以刘又打死也不愿接受这个“天下第一美差”,为此还挤出了几滴眼泪。

这时候群臣却犯糊涂了,几日前,为了争夺皇位几个皇子曾经杀得你死我活,如今面对空空如也的皇帝宝座,居然相互如此谦让,谁都不愿意往前走一步这场大戏可以出字幕了。刘聪本来就想着以退为进,既然自己的这位弟弟如此配合,再谦让就显得有些做作了。刘聪表示,既然刘宁死不愿意做皇帝,而国不可一日无君,自己只能勉为其难。得了便宜还卖了乖,这事儿闹到最后,让人感觉刘聪出任这个皇帝好像很“违心”,颇有些“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气节。

为了把戏码演足,刘聪没有将自己的儿子刘粲立为皇太子,而将刘封为皇太弟,并立下承诺:“待年长,复子明辟”。就是说这个皇帝自己只是替刘又暂时做一下,将来迟早还是要还给刘义的。先开出一张支票给皇太弟,至于以后能否兑现等等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