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初平三年四月,董卓被诛。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左中郎将蔡邕就是其中一员。只因不经意间叹息董卓之死,他被相识多年的王允亲手送入了诏狱。真可谓朝为高阳侯,暮作阶下囚。在史书的记载中,蔡邕是洁身自好的旷世逸才,董卓是祸国殃民的暴虐奸贼,蔡邕为何叹息董卓之死?

王允认定蔡邕是因为“私遇”才为董卓之死遗憾。自中平六年九月在洛阳与董卓见面起,蔡邕三日之内被接连擢升至侍中,三月之内成为尚书和高阳侯,这都是董卓大力提携的结果。就这段经历而言,王允的看法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从现存的记录来看,蔡邕本人对这些荣华富贵并没有王允想象的那样热衷。初平元年春季,他接连上了《让尚书乞在闲冗》和《让高阳侯印绶符策》两篇奏章,对接踵而至的荣华富贵竭力推辞不受。蔡邕以往的经历也能印证此时他不是故作姿态。光和元年,蔡邕做议郎时,曾因为直言朝政得失得罪了权贵,几乎命丧诏狱。由此分析,蔡邕是个不懂得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人,他不会仅因为高官厚禄而叹息董卓之死。

蔡邕书为世范,文动中州,董卓虎踞西塞,运筹经年。二人本是殊途异轨,却于中平六年多事之秋在洛阳这个大漩涡第一次相见。无论是否出于本心,自中平六年九月至初平三年四月,蔡邕见证了董卓从独揽朝政到身灭名毁的过程。他为董卓之死叹息,也可以被当作是对董卓存在价值的一种认可。可是无论《三国志》还是《后汉书》,在记载董卓往事时,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董卓没有被袁绍、张温等人尽早铲除的遗憾,这些倾向显然和蔡邕的立场有差别。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

董卓死后八十九年陈寿的《三国志》问世,又过了一百六十五年范晔写成了《后汉书》。陈寿和范晔认知董卓,是由天下崩乱、生灵涂炭的后果开始的,至于为什么出现这个结果,原因不甚明了。蔡邕则亲历了董卓的许多个想法由发端到到结束的过程,这就是上述差别产生的主要原因。蔡邕所亲历的许多事情已经在典籍中湮灭,如今仅能依据幸存史籍中残缺的轮廓,理清因果,揣测他眼中董卓的价值。

在《三国志》和《后汉书》关于董卓的记载中,有一处细节是比较特别的:他在郿坞建城。陈寿有“事成则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的记载,他认为董卓是想要篡位并做了两手准备的。这个看法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因为“篡位”是一件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事情,失败者要面对胜利者强大资源的碾压,是不可能守郿坞而善终的。以董卓的阅历和谋略,应该会明白这个道理。董卓和献帝刘协的关系也能印证这一点。

据《后汉书》的记载,董卓初次见到刘协是在北芒,在袁氏诛杀宦官的第二天。董卓赶到洛阳的时候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他尝试询问少帝刘辩发生了什么事,十四岁的刘辩惊慌失措,只知道流泪发抖,说不出话来。九岁的刘协则能说明白昨夜发生了什么事情,令董卓印象深刻。不久他执意废刘辩立刘协,追究何太后几个月前逼死了灵帝的母亲的责任,报复了何太后和他的母亲舞阳君,连死去的何苗也没有放过。深究其原因,灵帝的母亲姓董。董卓认为自己和董太后是同姓,可比于同族家人,于是以家仇报复。而聪明伶俐的刘协,正是由董太后抚养长大的,被称为“董侯”,以此推断,董卓对刘协是有“自家人”的看法的。

董卓能位极人臣并不是依靠皇恩和大臣的拥戴,他依靠的是和他一起身经百战的凉州兵。与史书记载的那些逆谋萌动患得患失的权臣不同的是,董卓的反对者们已经彻底摊牌了。无论董卓是否谋逆,反对他的人,在初平元年就已经四处起兵了,已经给了他“逆贼”的称谓;留在长安的反对者,无论董卓是否谋逆,已经怀刃行刺了。对于董卓而言,坏事几乎都发生了。由此看,自中平六年九月至初平三年四月,这么久的时间里都没有发生篡位的事情,唯一的原因就是董卓不想篡位。他的确是想效法霍光辅佐献帝刘协,这个“自家”的孩子。而郿坞,则是在刘协满十八岁之后他归政养老的退路。对刘协而言,董卓的力量具有不寻常的意义。这一切,熟谙典故的蔡邕自然洞悉于心。

只是,董卓性格暴躁,行事简单直接,喜欢以强力推行自己的想法,尤其不愿意听反对意见。如果反对他的人是他比较敬重的,他还能忍耐一二,如果反对他的人是他看不上眼的,马上就有性命之忧。这样的行事方法很快让他和传统门阀分道扬镳。其实,刚入洛阳时,他们曾有过短暂的合作。当时,董卓和袁隗、杨彪等共同上书为陈蕃、窦武洗刷冤屈。这是天下读书人期盼已久的事情。在任用官吏方面,董卓听从伍琼和周毖的意见,派韩馥、刘岱等出任地方刺史,他自己的亲信却并没有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这一阶段的董卓至少看上去是克己奉公的。未曾想到韩馥等到任不久就起兵反董,让董卓感觉被愚弄了。这件事情是一个标志,意味着信任关系的终结。董卓的边兵军纪败坏,残害平民,抢劫城中富户的财物,连当朝官吏也不放过。正是由于董卓与卿大夫们信任关系的终结,和需要这些部卒维护他的利益,他选择了放纵。这使得他和官吏们的关系持续恶化,平民怨声载道。这也促使董卓愈发想用暴力威慑潜在的异己。这个恶性循环的后果是,董卓所推行的政令,无论出发点如何,执行之后都是以一片混乱收场。

蔡邕对此倍感无奈。董卓信任他,但也不是言听计从。无功而返时,他常常感叹“董公性刚,未易辅也”。但天下有更好的去处吗?德高望重的宗亲刘虞,竟然死在了公孙瓒之手,拿到玉玺的袁氏子弟,竟然筹备另立朝廷,外放的大员竟然互相攻伐,这些乱象似乎只有董卓的力量能够平定。他一直耐心等待董卓顺利归政于献帝,献帝能如宣帝一样让一切重回正轨。可惜的是这个美梦随着董卓被诛而醒来。

献帝顺利成年亲政的路变得不确定了,这件事带来的混乱不知道怎么收场。只是,蔡邕的这些顾虑是无法和正洋洋自得的王允说清的,只能是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