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从总体上说,曹操选用的人才,以世族大姓出身的人士为多。比如,颖川的荀氏、陈氏,河内司马氏,平原华氏,京兆杜氏,河东裴氏,太原王氏等等,这些世族大姓累世为官,也都是地主阶级的上层。一起来看看曹操用人的原则。

曹操用人不重虚誉,他选用官员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

但曹操选拔任用的基本都是其中的真才实学者。除此之外,早在创业初期,曹操就开始从下级军官、寒门庶族甚至俘虏降臣中,选拔军事和政治骨干,委以重任。

不问出处

"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于禁原为普通的"徒众",乐进原为"帐下吏",曹操发现他们的才能后,很快分别提拔为军司马和陷阵都尉。张辽、徐晃都是山西人,原来分别为吕布和杨奉的部属,被俘后才归附曹操,也屡建奇功。

张辽和李典驻屯合肥时,率领步兵800人击退孙权的10万之众,被曹丕誉为"自古用兵,未之有也"。徐晃与关羽战于樊城,大获全胜。曹操惊讶地说:"吾用兵三十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认为徐晃的战功超过古代的孙武。

不问地域

平定河北之后,曹操采纳郭嘉的建议,"多辟召青、冀、幽、并知名之士,以为省事掾属"。《三国志 魏书》中,有专传的文臣武将共102人。如按现在的行政区划统计他们的籍贯,河南省30人,山东省22人,安徽省14人,河北省13人,山西省10人,陕西省和甘肃省各5人,江苏省2人,湖南省1人。

以山西籍人士为例,包括:河东郡的5人,即徐晃、卫觊、裴潜、贾逵、毋丘俭;太原郡的4人,即温恢、郭淮、王昶、王凌;雁门郡的1人,即张辽。他们大多是早期投到曹营的,在建立和发展曹魏政权的事业中,都有重大的贡献。

不问贫富贵贱

对于出身贫寒者,主要确实具有真才实学者,曹操也同样是来者不拒。如:并州刺史梁习曾将州内名士常林、杨俊、王凌、王象、荀纬一一推荐给曹操,这些人经过考校后,先是分别被任命了县令等职,后来根据每个人的表现,又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拔。

其中,常林曾逃难到上党,耕种于深山,任职县长后,"治化有成",被越级提拔为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所在有绩"。王象曾为人仆隶,常因利用放牛时间看书,被主人鞭打。杨俊赏识他的才气,将他赎买出来,并为之娶妻成家。以后,担任曹不的散骑常侍。

总之曹操用人任贤不任亲, 只用有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