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往往都是脸谱化的。绝大多数人的性格,在他们一出场之时便注定了。比如令人印象深刻的三绝,他们分别是“义绝”关羽、“奸绝”曹操和“智绝”诸葛亮。因而不少读者在想到曹操之时,总会想起他奸诈的一面。

而作者为了凸显出曹操狡诈一面,便在小说中给他安排了很多情节。说到这,相信不少读者首先想到的便是曹操献刀这个经典桥段。这个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回:话说董卓执政以后,朝纲崩坏,献帝蒙尘。在此情形之下,以司徒王允为首的汉臣,整日想着如何除掉奸贼董卓。

这一日,王允又借口自己生辰,将百官请到了家中,秘密协商如何除掉董卓。正当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曹操却哈哈大笑,并提出自己愿为国分忧,打算除掉董卓。曹操此举,令王允大为振奋,遂将家传的七星宝刀送给了曹操。曹操借着董卓信任自己,于是夹带宝刀进了相府。就在曹操准备下手之时,董卓却被身前镜子中的反光吓到。曹操急中生智,谎称是献刀于董卓,这才逃掉了一命。

在这个过程中,曹操表现出的机智、狡诈也让无数读者感到惊讶。仅仅通过曹操行刺董卓这件事,曹操日后奸雄的本性便隐隐体现了出来。难免有人感到好奇,曹操真的行刺过董卓吗?曹操刺杀董卓是不是真的?答案是否定的。

历史上的曹操,其实早就看出了董卓不能成事,于是在后者掌权之后,曹操并没有接受他的拉拢,反而是连夜离开了洛阳城。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演义中提到,曹操是因为行刺董卓失败,这才不得已逃离了洛阳。而在历史上,曹操是看出了董卓日后的凄惨下场,从而不愿意接受他的拉拢,这才离开了洛阳。

曹操行刺董卓这件事,完全是作者杜撰出来的。或许有读者会认为,曹操这么惜命的人,又怎么会亲身犯险呢?其实青年时期的曹操,是非常有血性的一个人。尽管他没有行刺过董卓,但他却刺杀过另外一个地位不输于董卓的奸贼。这件事发生在汉灵帝时期,被刺杀对象乃是宦官集团的头目,名叫张让。

著名史学家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之时,便曾引用孙盛《异同杂语》:“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这处记载的地方,倒很有讲究,不妨再看一下前文记载:“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意思就是说,曹操这个人,从小“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当时人都不觉得他是个奇才。只有何顒、桥玄认为,将来安定天下的,必是这个曹操。而为了证明曹操的不凡,故而裴松之便注引了曹操刺杀张让这件事,以此来证明曹操看似血性的背后,其实别有目的。

那么曹操行刺张让,究竟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呢?不难发现,正是曹操这般不畏强权,想要为民除害的行为,这才让他得到了不少官员的称赞。至于刺杀到底能不能成功,这不是曹操本人需要的,他只是想通过这个事件,来表明自己为国家着想的一面。因而曹操在步入仕途之后,他很快便得到了一些高官的青睐。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张让是宦官集团的头目,那么曹操为什么还有胆子刺杀他呢?一方面,张让的分量越重,越能体现出曹操过人的胆魄和决心;另一方面,曹操的祖父曹腾,也是东汉中期颇有名望的宦官,这也是曹操最大的倚仗。曹操非常清楚,自己压根就没对张让造成什么伤害;而张让也会看在曹氏一族的脸面上,不与曹操多做计较。

值得注意的是,曹操最后一层深意,是为了向世人证明,自己与宦官势力分离的决心。因为东汉末年的两次党锢之祸,让宦官集团遭到了天下无数士子的痛恨。所以曹操也很清楚,自己如果顶着宦官后人的身份,一定会遭到无数人的谩骂,这对自己的事业将会有极大阻碍。因此曹操在不久之后,还采取了几个动作,让自己逐渐脱离了这个恶名,这才最终能顺利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