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一直以为王羲之是有真迹传世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至少那被带到台北故宫的《快晴贴》是真迹,最近才知道,那也是个仿的,唉,没文化,真可怕。

网上一搜,都是对他书法艺术的欣赏,而对其生平的介绍就太少了,无非就是一篇360上的介绍,你抄我抄的,完全地没个新意。

这也难怪,对王羲之的关注点,历代都是放在他的书法艺术上,离了这书法他啥都不是,可以理解。

王羲之,字逸少,山东琅琊人,今属临沂,后南渡居会稽山阴,也就是现在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即今浙江嵊州市,于58岁时逝世。

他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曾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和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故后人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两晋之时,是我国门阀制度最为激烈之际,那时还没有科举一说,做官的途径首先靠的是出身,也就是说,当官的子弟即使再没有才能,却能够凭着老爸的荫蔽直接在朝廷为官,而另一个途径便是所谓的“举荐制”。

自曹丕行“九品中正制”后,一般寒族之人想要出仕,首先要博个声名,让那些有名望之人推荐后,才有可能当官,这个既要在平素假模假式地要让自己的言行符合主流意识的标准,还要想方设法地传播出去,还要不停地去晋谒那些有话语权之人。

所以,当时的乱象是名家望族之子弟或放荡不羁,或胡作非为;出身低下之人则扭怩作态,浪浮虚名,整个官僚体制混乱不堪,朝堂上高官贵胄们骨肉相残,地方官员们攀附依势,形成了一个个的官僚集团。

而王羲之却无此之忧,他出身于著名的琅琊王氏家族,是中国古代顶级豪门大族,晋代四大盛门"王谢袁萧"之首,素有“华夏首望”之誉称。

王氏家族发端于曹魏,永嘉之乱时衣冠南渡,东晋之初,王羲之的祖、父辈亦有拥戴之功,加上当时的王导和王敦等人在江东的影响,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一说。

这天下第一豪族也真是了得,在延至唐末的数百年中,共出过92位宰相和600多位文人名仕,他们在政治、伦理道德、朝章国典及文学艺术方面,对我华夏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诗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王,便是指的王氏一族。而王羲之正是他们中间重要的一员。

出生在这样的豪族,只要是个正常之人,想不当官都不可能,但最初在一堆的王氏后生中,王羲之并没有什么出众之处,他年幼时不善言辞,不说被人瞧不起,至少时人最多视为“一般般”吧。《晋书》说其为“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璞玉自是有人知得,不信世间无卞和,王羲之13岁去拜望大名士周岂页便被其欣赏,当时周大名士设宴招待这一众来访之人,将席中最珍贵的菜肴亲手给他夹来,那些同来之人羡慕不已,从此,他的声名开始为世人所知。

当时享有盛名的陈留人阮裕对王羲之也是青睐有加,有这些名士的赞誉,就如同现在网络主播有大V级的人物作推手一般,那不想窜红都是不可能的。

当然,最为著名的典故还是“袒腹东床”,说的是当时的太尉郗鉴派人去王导家求婚,王导将家中所有适龄子弟让其挑选,王羲之作为其侄儿子在其中。

来人回复郗鉴说:“王家众子弟看上去都不错,但听说选女婿,一个个显得拘谨不大方,只有一个子弟坐在东床上袒胸露腹地吃饭,置若罔闻。”郗鉴说:“这正是要选的好女婿。”一访问,正是王羲之,于是郗鉴将女儿嫁给了王羲之。

《晋书》载:“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王羲之成人后,一改早期木讷,能言善辩,而且性格耿直,此时的他于书法更是精妙绝伦,亦被时人所称颂,史书载其“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这里有个小问题,王羲之的书法应该是行书最好,那天下第一的《兰亭序》便是行书的顶级之作,在我的记忆中,似乎还没有看见过他的隶书写得是如何一番光景。

我于书法自是丑陋,但对其源流和书派却也知道个大概,如同是个美食家一般,远庖厨而喜美食,虽不善书,鉴赏还是大致不差的。

秦以后,虽有李斯李制定小篆,一统中华书体混乱的局面,但隶书还是大行其道,一直是行文和书法中的主流,所谓“汉隶唐楷”是焉,其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的是“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我真是想象不出来,如此扁平规整的字体,如何能写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感觉,不懂。

这个词其实是套用《世说新语》的句子,但那里面是用来形容王羲之的仪表非凡,翩翩风度,唐人将其移植到这里,应该是张冠李戴,贻笑大方吧,也不知那房玄龄是如何审稿的,用这词来赞美王羲之的草书还差不多。

房玄龄作为主编,未能一一细审倒也情有可原,但据说作为王羲之超级铁粉的唐太宗是看过的,他说道:“旷观古今,堪称尽善尽美者,岂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雾结,状若断而还连,凤蘙龙盘,势如斜而反正,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

从这一段论赞来看,实在不象是对王羲之隶书的赞美,我觉得应该是对其书法艺术整体成就而言的,因为,没有任何记载说李世民在收罗全部王羲之书法中有隶书作品,所以,以此来证李世民审过《晋书•王羲之传》,怕也是附会之说。

但奇怪的是,在宋明帝的《文章志》中,却有一则说王羲之儿子王献之的文字,“献之善隶书,变右军法为今体,字画秀媚,妙絶时伦,与父俱得名”,这又从侧面说明,王羲之的确擅长隶书,而无论历代收藏的作品或记述文字,都不见其隶书的踪迹,是何原因,不懂!

因为正史中对王羲之的从政记述并不是很详尽,连生卒年都没明确指出,所以,他在从政之路中有哪些业绩也就不是太清楚了。

他是“起家秘书郎”,后来是给征西将军庾亮当参谋,并得到庾亮的赞赏并上报朝廷,升迁为迁宁远将军和江州刺史。

王羲之年少有声名,但对当官的兴趣似乎不大,后来东晋朝廷多次让他担任侍中和吏部尚书,他都辞之不就。

有很多人根据王羲之不就这吏部尚书一职,就认证说王羲之很早就能做高官了,这看起来是很高的职务了,其实同我们现在认知的“三省六部”的高官,是有很大不同的。

因为那个时候的官吏的选拔不同于后世,晋时的吏部尚书只是负责低级官员的选拔和考核,并不是朝廷重臣,所以,王羲之不去自有其道理,也许,他根本就看不起这渣渣小官吧。

后来他是被封为护军将军,这是个“杂号将军”,名为将军,其实与征战毫无关系,乃是文职武官一枚,主要掌管国家中级以上将领的考察和选拔。

他最后的官职是会籍内史,右军将军,前者相当于直辖市长,而这右军将军也给后世带来了对他的尊称,唤作“王右军”。

这其中有个很复杂又稍显有些无聊的话题,因《晋书》是唐朝人所写,在晋代到唐前所有关于王羲之这时的称呼上,都称之为“右将军”,而并非“右军将军”。

而《世说新语》中则简称为“右军”,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而模糊了概念,于是被唐人所采信,所以可以说,作为正史的《晋书》有误书之嫌,不过,《晋书》在24史中的地位之糟糕,可信度之差,所言之矛盾,读史之人应该是有目共睹的。

晋时的“右将军”与“右军将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文职,相当于一个三品的军衔,并不是带兵之人;而后者为武官,属中央禁卫军系统,为正四品,相当于军区司令,名称看着相似,其实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也。

但是,不管是带兵也好,不掌兵也罢,王羲之都属于高官了,他有何政绩我们不知,只知道他曾经每每上书,要求蠲免钱粮,而且也多次得到朝廷的许可。

他同谢安是好朋友,正是他在会籍任内,邀请了一帮高官名士,在暮春之初,相会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祭祀消灾活动。

时群贤毕至,少长皆来。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长竹,又有清溪急流辉映在兰亭左右。大家引来曲水,漂浮酒杯,列坐水边,举杯畅饮,这便是为后人称道的“曲水流觞”。

虽无丝竹管弦之妙,但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酣畅地抒发心中情感,就着和风习习,翘首仰望宇宙的宏阔,低头俯视物种的繁盛,席间同仁,感天地之阔,人生苦短,生死无常,俯仰之间,每人赋诗一首,以抒胸中块垒。

然后,将诗集之成册,王羲之在微醺之间为之作序,他振笔直遂,一气呵成,于是,中华文化中的书法皇冠之作面世,快哉快哉。

可惜的是,这皇冠最后是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陪葬,据说他临终前言:“吾所欲得《兰亭》,可与我将去。”于是,真迹《兰亭序》被一起葬入昭陵。

王羲之被后世尊为“书圣”,他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兰亭序》的两年后,王羲之辞去官职,纵情山水,又醉心于服食丹药,他遍访吴中名山又泛舟沧海,感天地之无穷,陶冶性情,排遣忧闷,悠闲自在,甚为惬意,直至离世,仍然乐于自己的山水闲人之身。

王羲之逝世后,朝廷赠封金紫光禄大夫。儿子们遵照其生前愿望,坚决不接受朝廷的馈赠,至于为何决绝如此,后人不得而知,我倒觉得,肯定是他觉得这司马家族对他有些不公吧。

作为一名世家子弟,生活优渥,未及花甲便离世,虽不说是英年早逝,但总觉得还是有天不假年之感,这应该同他的性情有很在关系。

王羲之早有书名,在当时就有很多人收藏他的书法,所以,他的字迹在后来是流传很多的,光他写的“帖”,《全晋文?王羲之集》中就收集了数百枚,就如同问候“明信片”一般。

从这些帖的内容看,王羲之真是个多愁善感之人,同他书法的行云流水,潇洒自如完全是两个概念,真是不敢相信,这些内容是王羲之所书。

看他的这些帖子,满满地辛酸,亲人去世,他写帖子,身体不适,他写帖子,《先墓帖》《丧乱帖》《姨母帖》《干呕帖》《衰老帖》,一堆地悲苦,这一篇篇地悲苦,反映出他内心的苦闷和惆怅。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读他在暮春之际,高朋满座之时,趁着酒兴写下的《兰亭序》中,在感人生之无常、年光之有限时,有着那淡淡的春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