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孙膑和庞涓是怎么结下梁子的,最后两人的结局又是什么呢?孙膑和庞涓你听过吗?

孙膑,原名孙伯灵。他是春秋时期吴国著名将领,后来被称为“兵圣”的孙武的后代。孙膑和庞涓的关系,并不是一开始就势同水火,而且恰恰相反,他和庞涓还曾经是同窗,曾经一同拜师学习兵法。但是,当庞涓出仕魏国,担任了魏惠王的将军后,他们两个的关系开始出现了裂痕。

庞涓在和孙膑的朝夕相处中,察觉到自己的能力远不如孙膑。最开始,他成为魏惠王的将军后,倒还没有忘了老同学,把孙膑也请到了魏国来。但是,妒忌的火焰并没有熄灭,反而越烧越旺,于是他捏造了罪名,将孙膑处以膑刑(砍去双脚)和黥刑(在脸上刺青,表示罪人身份),想使其埋没于世,不为人知。孙膑之名,便是由此而来。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当齐国的使者出使到魏国的都城大梁时,孙膑以一个刑徒的身份偷偷拜见了齐国使者,与其交谈的过程中,用言辞打动了齐国的使者。使者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奇,于是偷偷地用车将孙膑载到了齐国。孙膑在齐国期间结识了田忌,得到了他的赏识,于是孙膑得以寄居在田忌门下,担任门客。

田忌将孙膑推荐给齐威王后,齐威王专门向他讨教兵法,还让他担任了自己的兵法教师。后来,赵国在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时,招致了魏国的干涉。魏国派兵直接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赵国不得已,只能向齐、楚两国求援。孙膑在此战中,和田忌一起,带兵救援赵国。孙膑担任军师,田忌担任主将。

而魏国那一边的主力已经攻破邯郸,庞涓带着8万“魏武卒”,进攻卫国。齐国那方,孙膑和田忌已经带兵到达齐、魏两国的边界。孙膑阻止了田忌想要和魏军主力直接作战的打算。表示,魏国和赵国长期交战,主力一直在对外作战中,国内全是老弱之兵,国防空虚。此时,应当直接进攻魏国首都大梁,魏军必然撤军,赵国之困自然迎刃而解。

于是齐军佯攻魏国重镇平陵,给庞涓一种齐军主将指挥无能的错觉。(因为平陵此地易守难攻,而且进攻此地还容易被切断粮道。)然后让一些大夫带领一部分军队向平陵发动进攻,以此吸引魏军主力。另一方面,派轻装战车向魏国首都大梁进攻。再派少部分部队示敌以弱,引诱庞涓回军救大梁。庞涓果然中计,在急行军的时候,在桂陵被齐军主力擒获。

庞涓和孙膑在战场上的第一次交锋,以孙膑的大获全胜告终。不过魏国终究是当时霸主级别的强国,虽然庞涓兵败,但整个对齐国及其盟国的战争中,魏国并没有吃多少亏。庞涓甚至还在战后被齐国释放。但不久之后,齐魏之间的战争又再度爆发。

这一次是魏国在和韩国的战争中击败韩国,迫使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国等到韩国接连五次战败于魏国后,再次派出孙膑作为军师,田忌作为主将救援韩国。孙膑于是故伎重施,再次使出“围魏救赵”的战术。庞涓又再一次迫不得已地撤军救援大梁。孙膑结合庞涓傲慢轻敌的特点,决定再次诱敌深入,引诱魏军进入埋伏圈,再进行歼灭。

在进行诱敌深入的过程中,孙膑还使出了后来被诸葛亮借鉴的“减灶”战术。用每天减少灶台的方式,使庞涓以为齐军怯战,逃跑的士兵每天都有。结果庞涓就自信地丢下步兵大部队,带着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追击齐军。

孙膑估摸着庞涓大概会在晚上到达马陵,这地方道路狭窄,两边山势又陡峭。于是让士兵剥去道旁树木的树皮,在白色的木芯上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字样。再让弓弩手埋伏在道路两边的山上,并且让他们在天黑之后,看到此处有火光就放箭。

庞涓果然在当晚赶到马陵,在孙膑写下字的大树下,他朦朦胧胧看到了有字的痕迹。于是,他点燃了火把查看,字还没看完,两边的山上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知道自己败局已定,于是拔剑自刎,说道:“遂成竖子之名!”齐军一战歼灭魏军十万人,使得魏国元气大伤,成就了齐国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