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2020-07-27 来源:hao86 商鞅之死 商鞅怎么死的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时移世易,总会有些事情是说不准的,比如秦孝公之死,他在人生巅峰去世。这位在危急存亡之秋拯救了秦国的天才领袖的去世,也改变了商鞅的命运。因为,太子赢驷继位了,也就是秦惠文王。他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付商鞅。我们今天的故事就要从这里说起。

其实秦惠文王并非一个气量狭窄的庸君,他的出现,为秦国带来了个大发展的时期,并使秦国的领土扩大了数倍,同时知人善任,拥有大批能臣。这样一位国君,不可能看不到商鞅的才能。有人说,惠文王是痛恨商鞅当年惩罚了自己的老师,所以结下冤仇。这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但最根本的原因,并非旧恨,而是新仇。简单地说,这新仇就是:秦国只能有一个说话算话的人。

商鞅自从被封为列侯,在秦国的权力地位已经到达顶峰。在封建制度下,有这样一个人独掌大权,而且还冷酷无情、手段严苛,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隐患。这些年来,惠文王不是没有见识过商鞅的本事,所以心中恐怕早有想法。若要将治理国家的权力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那就必须先除掉商鞅。而且,只能处死,不能放他去别的国家来对付自己。当年魏惠王犯下的错误,在惠文王这里不会再重复一次。这是商鞅的悲剧,像历史上的许多悲剧一样,依靠强力霸术完成的法制建设,最终都将使自己成为这台法制机器的牺牲者。

因此,当甘龙、杜挚和公子虔等一班人告发商君要造反时,惠文王虽然清楚这些家伙是公报私仇,但也顺水推舟,下令逮捕了商鞅。商鞅深知自己在秦国的日子已经结束了,但不知为何,他想到的避难所竟然是魏国。也许那儿毕竟算是他待过很多年的地方,有很多朋友。不过也许只是从便利的角度考虑,魏国离商地较近,不要几天便能到达。我们没法知道两千多年前的商鞅是怎么想的,但我们后来知道,这可能是商鞅这辈子做出的最不明智的决定。他离开了那座仅仅生活了三年的侯府,向秦魏边境逃去。来到边境关口,天色已晚,一身疲惫的商鞅走进了一家客店。他想要住店。

但很快,他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他没有证件。商鞅问老板能否通融一下。老板连连摆手:“我可不敢。商君制定的秦法规定,不能收留来历不明的人,如果那个人是罪犯的话,就要连坐的。”商鞅不禁长叹一声,悲从中来。那正是他十多年前定下的第一条秦法。如今秦国终于强大起来了,却没想到自己会流亡在外,更没想到恰恰是因为自己定下的秦法而使自己不得不露宿荒郊。可以想象,在边关的这家小旅店外,凛冽的风沙之中,正到处寻找一个避风处的商鞅,心情是多么悲凉凄惨。

在颠沛流离几日之后,商鞅终于到达了魏国。可魏国人也不收留他,固然商鞅曾在魏国生活过多年,但他同样也是亲自率兵攻打魏国的敌人,并且胜之不武,是靠欺骗公子印才打败魏军的。对于商鞅的背信弃义,魏国人早就怀恨在心。听说他被惠文王缉拿,逃到了魏国,正求之不得,不仅拒绝收留他,还把他抓了起来,说“商君是秦国的逃犯,秦国强大,他们的逃犯跑到魏国来,不送回是不行的。”

就这样他又被押送回了秦国边境,回到了商鞅自己的地盘。商鞅想,既然魏国不愿收留,为今之计只有攻打郑国了。于是便召集了一批人马对将士们说道:“我卫鞅为大秦鞠躬尽瘁,创下万世基业,无奈因变法得罪了小人,今欲加害于我,无可奈何只有远避。你等有愿意跟着我的便同去,不愿意的就分了我的财产,各自回家去吧。”众人听了,纷纷落泪,答道:“我们愿意跟着商君!”就这样,商鞅便带着军队直奔郑国而去,意图打开一条逃亡之路。

惠文王听说这个消息,又怒又喜。怒的是,原本以为甘龙一帮人陷害商鞅,但没想到他居然真有胆量造反。喜的是,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向天下人交代的机会,他商鞅真的反了,就别怪我不客气。于是也带领人马前去追赶,浩浩荡荡直奔郑地而去。在郑国的黾池,面对惠文王那支勇猛强悍的虎狼之师,同样也是商鞅制定的秦法培养出来的军队,商鞅带领的人马很快被冲击得七零八落,不久便彻底败下阵来。商鞅也被秦军杀了,尸体带回都城咸阳。

在咸阳,公子虔、公孙贾参奏商鞅在位之时独断专行,欺君罔上,羞辱群臣,今又妄图谋反,私通敌国,当处以极刑。其他大臣也都纷纷奏本弹劾商鞅,称其罪大恶极,应当以他自己制定的刑罚来惩处他自己。最后,商鞅被判处以车裂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