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发现和考古发掘为我们研究秦代的军戎服饰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全面、最详细的的古代戎装实物资料。

看看秦朝兵马俑有怎样的服饰装扮特点?

第一类仅能护胸腹,应是比较原始的铠甲。这类铠甲在整个俑群中数量很少。

第二类可分为两种。一种前身下缘呈三角形,长度至小腹下。有的以整片皮革做成的披膊,有的则没有。铠甲的甲片显得小而薄,可能是模拟铁甲片。甲片的表面、铠甲的胸前、两肩和后背,都有彩带做装饰。穿这种铠甲的都是将军俑;另一种前身下缘平直,长及胯下,披膊也是用甲片编缀而成。这种铠甲的甲片比前一种略大,也可能是模拟铁甲片,但铠甲上没有彩带装饰。穿这种铠甲的人官职比将军低,但比步兵、骑兵俑要高。

第三类铠甲数量最多。骑兵俑和步兵俑都穿此类铠甲,骑兵的比步兵要短一些,有的有披膊,有的没有,这一型铠甲的甲片都比较大,而且厚,有学者认为是模拟皮甲。

第四类是驭手专用甲,甲身形制与第三型差不多,但甲片较小,甲身要长得多。有竖起的盆领和长及手背的甲袖。仔细观察这些铠甲,发现都是在右侧腋下开襟。甲片固定不用绳带,而是用甲钉。模拟铁甲的四周都有包边,而模拟皮甲的则没有。

秦代的戎服,上自将军下至士卒形制全部相同,一律上穿深衣,下穿小口裤,士卒腿上裹有行缠,足穿靴或履。戎服外腰间多束腰带,腰带用皮革制成。铠甲里面所穿的应可能是絮夹袍,这从厚厚的翻卷起的衣领、袖口和袍服衣纹处可以看出来。在全部的兵马俑中,只穿袍而无铠甲的约占有三分之二。所以有学者将这种袍服理解为絮衣并解释为一种软甲。

兵马俑的发饰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类为帻,有两种:一种为骑兵俑、军吏俑头上所戴,可能是用皮革制成,罩于发髻之上,用带系于颌下。另一种为将军俑头上所戴,发掘简报称之为鹖冠。第二类是冠,为骑兵所戴,在兵马俑中出土数量很少,其形制与后来汉代的武冠很相似。第三类则是帽。还有部分兵马俑则露着发髻,发髻则有多种梳法。靴履主要高筒靴、方口齐头履、方口翘尖履等。另外,从穿袍服的俑上可以看到,戎服外一般都束腰带,腰带用皮革制成。陶俑最初出土时有的是着色的,其中袍服主要有紫色、浅紫、朱红、粉红、绿、粉绿、蓝、浅蓝、黑等色;铠甲主要是赭色,上面的甲钉以及编缀的绳带和包边有白、中黄、橘黄、朱红等色